正规炒股指平台杠杆住宅部分因施工干扰延迟交付引发业主维权
40万㎡库存压顶!真如土拍藏着\"夹心饼干\"式杀招
真如翠谷VS真功夫:藏在土地合同里的股权陷阱
政府喂给开发商的\"夹心饼干\",最甜那层裹着砒霜
真如土拍现\"阴阳合同\":住宅蜜糖绑着商业砒霜

上海土拍场惊现“阴阳合同式”地块出让——左手塞给你蜜糖,右手逼你吞黄连。
真如翠谷最新挂牌的两幅捆绑地块,看似是普通土地交易,实则暗藏商业史上最经典的股权陷阱逻辑。2007年,中式快餐巨头真功夫因股权均等埋下内斗祸根,两位创始人蔡达标与潘宇海各持47%股份。当风投资本推动门店扩张时,双方在经营权上寸步不让:潘宇海用股东卡锁死财务室保险柜,蔡达标带黑衣人抢夺公司公章,十年缠斗导致估值从50亿暴跌至10亿,最终蔡达标因挪用资金罪入狱14年。

如今同样的戏码正在土地市场重演。六批次土拍中的真如翠谷A03D-01(纯宅地)与A03D-03(商业用地),被政府强制捆绑出让。这就像递给房企一块夹心饼干——住宅部分是香甜奶油层,8.59万㎡体量且不限中小户型;商业部分却是难啃的焦糖,1.3万㎡招商压力堪比徒手攀岩。任何企业想独享奶油?抱歉,必须连焦糖一起吞。
开发商在土地推介会上眉头紧锁。某TOP10房企投资总监翻着地块资料叹气:“环宇城MAX开业两年空置率仍有30%,LOVE@大都会靠政府补贴撑场,真如商业已供过于求。”这绝非危言耸听。戴德梁行2023年报显示,上海新兴商圈平均招商周期从3年拉长至5年,而真如翠谷商业地块的持有成本每年就超6000万。住宅赚的每分钱,都是给商业准备的救命血浆。

更令人窒息的是TOD模式的隐形绞索。真如翠谷标榜的双轨交枢纽(在建20号线+现有7号线),听上去是黄金配套,实则暗藏时间陷阱。参考上海西站TOD的建设进程:2018年拿地,2022年商业才开业,住宅部分因施工干扰延迟交付引发业主维权。五年沉淀期足以榨干百亿级房企的现金流。龙湖集团2022年就因重庆TOD项目沉淀资金过多,被迫出售商业回血。
当房企还在消化捆绑地块的压力时,真如又抛出一枚深水炸弹。规划文件显示,未来三年区域将供应超40万㎡住宅,相当于同时投放6个翠谷住宅地块。按当前58%的去化率折算,潜在库存需22个月才能消化。这种操作如同在已经失衡的天平上,又砸下六个秤砣。

最精妙的设计藏在古镇板块的低密地块。1.2容积率、24米限高的联排别墅看似是解药,实则将引发更惨烈的客群争夺战。2024年上海单价15万+豪宅成交同比下降37%,金茂府等项目启动中介转介佣金翻倍。高端市场的血拼,只会让刚需盘更显寒酸。
或许真如需要重温海底捞的股权重构案例。2004年张勇以原始出资价收购合伙人施永宏18%股权,实现绝对控股避免内耗。商业史反复验证:平衡即是失衡,对等终成敌对。倘若真如要求开发商签署商业运营对赌协议,或允许住宅销售回款反哺商业招商,反倒更显诚意。

资本市场的反应比预判更冷酷。香港地产分析师张仁浩在最新报告中直言:“商住捆绑是用土地财政风险置换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康度。”中海地产近日悄然放弃内环某混合用地投标,正是嗅到政策套利空间收窄的信号。
站在真如副中心规划馆的沙盘前,灯光勾勒的摩天楼群璀璨夺目。但沙盘底部隐藏的裂缝提示牌写着:本模型仅供展示,实际规划可能调整。

当房企的现金流被TOD长周期拖瘦,当住宅利润被商业黑洞吞没,真如这副\"千金锁\"锁住的究竟城市未来,还是开发商的脖颈?
天创网配资-天创网配资官网-期货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浙江配资之家」比肩顶奢的产品规格、奇趣童真的设计画风
- 下一篇:没有了